
評分項目 | 細項 | 記分 | 小計 |
格式 | 封面 | 10 | 50 |
目錄 | 10 | ||
頁碼 | 10 | ||
內文 | 20 | ||
內容 | 敘理、清晰易讀 | 20 | 50 |
延伸思考、深淺 | 15 | ||
品評、思辯 | 15 |
報告寫法(內容部) | 1. 用自己的話去描述報告對象 |
2. 掌握描述的重點,抽取出來 | |
3. 別人的評論、見解 | |
4. 自己的見解 | |
整理報告寫法(格式部) | 1. 整理的方法 |
2. 整理的工具 | |
3. 儲存整理的結果 |
請注意:只是剪貼而成的筆記或報告 是沒有分數的
學而不思則罔、思而不學則殆
一切學問的起源思考:觀察紀錄(細心、耐心)、分類分析(細心、慧心)、整理解釋(慧心、細心)
一切學問的起源思考:觀察紀錄(細心、耐心)、分類分析(細心、慧心)、整理解釋(慧心、細心)
(1)選擇、收集資料raw data
(2)用心用方法整理、分析成有用資訊 information
(3)思考、判斷、驗證資訊,形成知識 knowledge
(4)比較各式方法、理論形成智慧 wisdom
我們對台灣社會,世界可以提供什麼美好的貢獻? 1. 開拓本校學生理性思考 2. 增進本校學生感性理解能力 3. 促進溝通、說服能力 4. 認識自己的情緒與情感 5. 關注客觀物理事件與個人情緒,課業與前程關聯 | 2. 授課方式 a. 輔助影音短片、討論 |
第一週 課程介紹、自我介紹、畫樹分析 | 1. 本課程學習:求學的方法; 2. 知識的形成:科學的信念與方法 3. 上課常規與要求 |
第二週 本課程分解 | 自然科學概論的範圍: 舉凡 我們生存的時空天地、宇宙,一起生活的地球,空氣、雲雨、雪虹,或其他動物與植物、或高山、大小河川、小島、淺、深海等等, 這些排除人工、人為的物品與作為都是自然科學的範疇。自遠古就被人類視為可以探索的對象,又被細分成各個學科。像世界組成的學說,有印度的四大說,歐亞的四質說;早期整理成完整有系統的有亞里斯多德的學說。如今則成為各大學的各種理工學科。粗淺的分, 我們可以將這些自然的物質、運動、變化的現象,分為 物理學、化學、生物學與地球科學。 物理又大致分: 運動學、古典力學、統計力學、熱力學、電磁學、光學、量子力學、相對論運動學 化學通常關心成分,或成分之間的作用問題 生物學,除了將生物分類成 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、細菌、病毒,非生物之外,更重視 衍生與維生的現象 地球科學則是觀察尺度上比較巨大的現象,像地震、氣象、山、河、海、月球、太陽、星星等等,繼續拓展則開展出 天文學、宇宙學甚至未來學 |
第三週 視覺之外 我們如何看事物、如何理解事務 | 速度(影片欣賞):速度: 尺度 視覺之外 除此,還有 心理因素的視覺盲點和光學錯覺都會影響我們看 | 人眼很靈敏,不過還是看不到太大、太小、太快、太慢的事物;也看不見可見光以外的事物。然而利用現代科技的攝影技術,這些都可以變成看得見。 |
第四週 續視覺 思考與討論 眼根之誤 ![]() | The Invisible World ([]) 眼睛是感知這個外在世界最重要的器官。人眼很靈敏,不過還是看不到太大、太小、太快、太慢的事物;也看不見可見光以外的事物。人的眼睛有極限,然而利用現代科技的攝影技術,這些都可以變成看得見。 請認識並思考 1. 視覺暫留 (動物、植物)?速度 2. 感光與其他感覺器官與光譜、人眼?鷹(鳥)眼、青蛙、蛇?魚? 最大的、 最小的? 3. 解析度(放大率、望遠鏡與顯微鏡) 4. 延伸閱讀 a. 看, 人如何看? b. 色彩與圖形,色盲如何? c. 旋轉, 動與靜、方向 d. 視覺轉為聽覺 e. 視覺轉換聽覺 Startrek | La Forge, Geordi Rank: Commander the fact that his birth-blindness until recently was overcome not by direct surgery but by the unique VISOR instrument — which, though painful allowed him to "see" throughout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, from heat and infrared through visible light to radio waves. |
第六週 | 觀看 BBC 45min地球傳記--大氣篇 Earth the Biography--Atomsphere 延伸閱讀與思考 | 1. 大氣由地表至太空 分為幾層(Shpere),各層特點與厚度(高度)? 2. 地球剛形成大氣時,大氣由來與組成如何?怎麼變成今天的組成? 3. 亞馬遜河流域的營養分是 怎麼來的? 4. 南美安蒂斯山區雷雨最劇烈的原因? 5. 臭氧層在大氣中的哪裏? 怎麼來的? 對我們有甚麼作用? 6. 溫室效應(GREEN HOUSE EFFECT)是什麼? 有哪些氣體會造成地球溫室效應 地球海洋 可能來自彗星冰塊 |
第七週 交1.Hedy Lamarr | 請同學準備,口頭報告 |
第八週交1.黑點的報告 ![]() | The Battle of Chernobyl 搶救車諾比 | 在1986年4月26日的凌晨1點23分,蘇聯時期的Ukrane(烏克蘭)普里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,第四號反應爐發生了爆炸。後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散發出大量高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,涵蓋了-大面積區域。 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。超過336,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。因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精確計算,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-,這個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,通貨膨脹也列入計算。這使得車諾比災難在近代歷史中成為最「昂貴」的災難事件之一。 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萬3千人,但引-用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、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額外的死亡。 |
輻射基本認識 | 1. 認識核輻射與電磁輻射 2. 認識生活中的輻射,背景輻射、電器輻射 3. 認識核電廠基本運作 與半衰期(半生命期) 4. 認識電力線、變電所輻射 5. 居家防護 核輻射、電磁輻射 | |全國環境輻射監測![]() |
![]() | 電磁波基本性質: | 電磁場能量的傳播性,真空中為光速約每秒30萬公里(愛因斯坦認為在任何慣性座標裡都是常數c),遭遇、進入物質會改變速度、與傳播方向。沒有靜止的電磁波,靜止的叫電場或磁場 光的波動觀裡頻率與波長相乘 就是光速;若是 粒子說(源自牛頓或更早) 則一個光子帶有[(Plank's Constant h) 乘 頻率 v ] 的能量,光子的動量是 [ h 除以 波長] 光的粒子說推動了光電學(愛因斯坦所得的 諾貝爾獎) 與其應用 電磁波與物質的反應會反射、繞射、或是被吸收,被吸收的過程也叫衰減;否則也會發散(另一種衰減)。 光自己與自己交互影響有共振(就是雷射) 或干涉的現象,前提是光裡的頻率一致(盡量單純波長)。 電磁波互易性:接收與發射源頭可以互換位置 |
![]() | ||
第十周 人與環境的 未來 | 請看 |
第十周 人與環境的 未來 | 請看 | 愚蠢時代,是一部約90分鐘的電影,開場設定在未來氣候變化。獲奧斯卡獎提名的皮特,獨自一個人居住在2055 荒蕪的世界,回顧“檔案集”中從 2007年的錄影,提問:為什麼當我們還有機會的時候我們沒有阻止氣候變化? |
第十一周 食物、健康、人與環境 | 請看 |
第十二周 食物、健康、人與環境 | 請看 | 每天都有新聞報告提出一些新的健康建議,但是我們要怎麼知道這些建議是否正確?身兼醫師與流行病學家,班.高達可滔滔不絕告訴我們證據是如何被扭曲的,從聲稱具有營養價值、讓人一目了然的噱頭手法,到醫藥工業細微的操弄手段。 1. 權威, 2. 證據被扭曲 3. 隱匿部份重要訊息 |
第十二~三周 飲食 | 請看<食品帝國> | 2009有部名為《食品帝國》(Food Inc.)的紀錄片,當中介紹了食物產業圈的惡性循環,內容如同驚悚片一般。 《食品帝國》94分鐘片長,足以讓觀眾寢「食」難安,揭露了美國食品「工」業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,《紐約時報》甚至評論它是「今年(2009)最讓人感到恐怖的電影之一。」 《食品帝國》當中質問,Q1當你可以花一塊美元買一個漢堡填飽肚子,但為何卻無法用同樣的價錢在超級市場買到一顆青花菜?Q2為何食物提供商可以把價錢壓得這麼低?Q3而到底又是為什麼現在水果都已經沒有在分季節,夏天也可吃到冬天的水果?Q4為何在生的馬鈴薯會比速食店買的薯條還貴? fromNOW news 鮑蓉蓉 <食品帝國> Food inc |
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| ![]() | 1998年11月1日「我們的島」節目正式播出,目前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,「我們的島」是公共電視開播以來歷史最久的新聞性節目,也是目前台灣媒體中,少數以環境生態為報導主題的新聞性節目。 從開播以來,「我們的島」就一直以守護台灣環境、監督環境政策、彰顯環境正義以及尋找環境出路為節目理念。十年來,我們忠實記錄台灣的環境現況,嘗試為受傷的大地找尋希望,島上最美的、最醜的、最令人感動的、最令人傷心的環境影像,我們都曾經真實的呈現觀眾眼前,這十年「我們的島」是跟著台灣的環境一起成長的。 如今我們仍堅持著理想,持續關注台灣的生態環境,看守的台灣土地,不斷透過影像紀錄來反應台灣的環境問題,並且也嘗試拓展環境視野,製作國際性的環境影片,不只從永續發展的角來度探索著台灣未來的出路,同時也期許本節目成為推廣環境教育的一個管道。 ![]() ![]() |
第十四~十五周 疾病 流行病、傳染病 | 請看 ![]() DISCOVERY 還有BBC的報導BBC Horizon: SARS, The True Story May 29, 2003 | Seth Berkley 說明目前先進的疫苗設計、生產、配送流程將如何滅絕全球的疾病威脅,從愛滋病、瘧疾到流感。 禽流感 2011/12/22 港再爆禽流感 撲殺19000隻活雞 禽流感 2011/12/23 香港爆禽流感 馬指示研擬預應措施 SARS 這個被視為「能殺死人的感冒」的致命病毒2003席捲全球30個國家,香港大學醫學中心的皮利斯博士同他的研究小組, 在六萬倍電子顯微鏡下首次一睹殺人病毒的廬山真面目 根據病毒的球體表面上的小刺研判出病原體、是冠狀病毒。 然而SARS到底是什麼? 它從何而來?如何治療? 有根據2003年 SARS 事件拍成的電影(聽說是 衛生教育片, 哈哈哈) ![]() ![]() ![]() |
生難得一見的五星級特殊天象今生難得一見的五星級特殊天象「金星凌日」和「日環食」 美豬流感H3N2 2011/12/27 美豬流感H3N2 出現人傳人 輪(冠)狀病毒 2011/12/27 輪狀病毒冬季猖獗 常被誤為感冒 |
第十六~十七周 免疫、醫療 | 1. 神奇的自癒力:免疫系統 2. 癌症的形成 天天吃烤肉 十四、十八歲腸癌末期 |
第十八周 期末考 | 期末考題庫(會陸續增補)必要時可以畫圖說明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