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我們多開展了多少視野?
2.我們多認識了多少自己?
對你自己的情緒起落、你的情感依歸、你的道德層次與自尊、你的態度與習慣認識更多了嗎?
理智與外在能力有多少提升呢?
請做一個 可被期待的人, 被自己期待、被家人長輩、社會期待的人。
來唸大學,還記得自己的目標嗎?或是渾渾噩噩跟著一般人進了大學?還一直迷迷糊糊過完這一年?一年級 可以被包容、被原諒,升二年級以後呢?三年級呢?四年級呢?
你十年後(也許幸運可以 十年後還在),又是怎樣的你?
大學或科技大學原本設立的目的,你可知道了? 所以來了真理?
唯有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態度與角度,對世界才能更理解,更進入,而也因此能力更能快一些提升。
牛頓提出了力學的力的觀念,解釋了17世紀以前人類對物理的認識和現象。而愛因斯坦更是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物理世界,所以對物理世界發揮了巨大的影響。當然,
他能這樣,是因為原本就對(別人、前人描述的)物理世界有深刻的認識。 都是對物理世紀深刻而清晰的體會。
即使,自己接受或不接受(排拒、討厭、恐懼)這些前人的知識概念系統,世界還是一樣運作。而這些知識概念系統就是 某些人對這世界深刻的認識而轉化的美麗的故事。
快一些接受現實現象、事實、我們才能快一些思考應變、生存之道。
真理之自然科學很會大概論
這是開給 一個 討論 自然科學的 網誌
自然科學概論,必須分成三個詞來解讀: 自然、科學與概論。
自然的意思是排除了人類、與人類的作為、人類的創造之外的具體物質世界的所有現象。
科學是說:本質上分成三個面向: 精神、方法、應用。而目標是系統整理所知事物,而得可應用的理論(說故事的邏輯)
符合科學的精神意思是,經過客觀(排除時間、空間、地點或人物的影響,同一個觀察,實驗與操作皆得到一致的結果)、理性(符合邏輯思維的檢證)的觀察、實驗與再顯示的一致結果。
科學方法,包括選用適當工具,都是符合上述精神所設計的一些實(或檢)驗過程。設計過的客觀觀察、實驗與整理成簡要的理論體系。
科學應用則可以看成是,理論體系的局部再(重)現,必須每次都符合,我們才會說理論為正確,即使不完全正確,也必須前後一致。
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
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
認識時間
在沒有任何物質的地方,時間、空間還有意義嗎?
時間的本質是什麼?我們人類如何去感知?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官嗎?還是心靈?
宇(空間)宙(時間),所以宇宙的測量單位是 "光年"?
日、夜代表時間嗎?春夏秋冬?二十四小時、分、秒?是時間
今天的太陽確定是 昨天的那一個? 日、月、星辰?時間在哪裡,指得出來嗎?
我們如何感知時間?日晷、鐘擺時鐘、手錶、手機、這些計時器是真實的嗎?他所顯現的時間又是什麼意思?
時間有週期性嗎?有週期性是什麼?
感情療癒需要怎樣的時間
生物時鐘(生理時鐘)是什麼?生命週期又是什麼?
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過年、算年紀的方式
《創世紀》、《希臘神話》、《大梵天》等各自傳達了什麼樣的時間觀念(意識),會對我們生活怎樣的影響
夏蟬不可語冰,為什麼?
一年生植物、二年生、多年生
13年蟬和17年蟬 又是什麼週期?200 年的竹子開花?
時間如何定義、描述?操作?
人們無法直接感知時間,但是看到時間的作用:改變。所以要利用物理的某些改變來紀錄時間、感知時間。
時間的應用:航海、GPS定位。
物體位置的改變就是物體的移動(引出了速度的觀念),是人類最容易感知而掌握的。利用對速度的認識,反過來才去定義時間
有沒有宇宙的絕對時間?從宇宙開始的那一刻開始, 那開始以前又是什麼?
Einstein 重新定義了時間(基於基本認識),就改變了宇(空間)宙(時間)嗎?對我們有何影響
時間軸旅行(所謂的時空旅行)可能嗎?可行嗎? 雙生子悖論是怎樣?
Einstein的時間觀:相對論第二假設: 光速在所有的慣性座標中是一個常數定值 c = 3x 10 10 cm/s (比較精確是 2.998x 10 10 cm/s )
第一假設:所有的物理現象在所有的慣性坐標系裡,都一樣(所有的物理定律, 在各個不同的慣性座標系中都相同.)
所以我們利用,光的這個性質,來製作一個 光子鐘:在一座標系裡,用兩面互無相對移動的鏡子互相對放,從中放出光,讓光在鏡子之間來回反射。因相互靜止,所以距離固定,而光速又是常數,所以來回的週期固定。這是這個坐標系的時間單位。
我們可以做兩個這樣完全一樣的鐘。其中一個 放在等速前進的火車上(另一個慣性座標)。於是,在地上的我們觀察到,火車上光來回要跑的路程變了。他變成必須走一個斜線,回來也是走斜線,才能完成一個週期,所以當我們觀察,我們的鐘走一個週期的時侯,同時課火車上的鐘,還沒完成一個週期。
經過簡單的直角三角形計算:的所增加的長度比是
第一假設:所有的物理現象在所有的慣性坐標系裡,都一樣(所有的物理定律, 在各個不同的慣性座標系中都相同.)
所以我們利用,光的這個性質,來製作一個 光子鐘:在一座標系裡,用兩面互無相對移動的鏡子互相對放,從中放出光,讓光在鏡子之間來回反射。因相互靜止,所以距離固定,而光速又是常數,所以來回的週期固定。這是這個坐標系的時間單位。
我們可以做兩個這樣完全一樣的鐘。其中一個 放在等速前進的火車上(另一個慣性座標)。於是,在地上的我們觀察到,火車上光來回要跑的路程變了。他變成必須走一個斜線,回來也是走斜線,才能完成一個週期,所以當我們觀察,我們的鐘走一個週期的時侯,同時課火車上的鐘,還沒完成一個週期。
經過簡單的直角三角形計算:的所增加的長度比是
思考(芝諾悖論 Zeno Paradox):
有關飛毛腿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故事 : 假設烏龜和阿基裡斯比賽跑步,先讓烏龜提前跑了一段。那麼,為了要追上烏龜,阿基裡斯必需先到達烏龜起跑時的的那一點;但是當阿基裡斯到達烏龜的起跑點時,烏龜必然已經往前爬了一小段距離。當阿基裡斯又跑完這一小段距離時,烏龜又會往前再跑了一段更短的距離;…….這過程可以持續直至無窮。所以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烏龜!
有一堆玩時間的電影可以自己去看
- 時間機器 (Time Machine) 1960 2002 (1895的 Wells小說)
- 星際爭霸戰 Startrek 最新的一集 有紅色液體、黑洞那個
-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(有三集) 1985
- 蝴蝶效應 也有三集 2004
- 接觸未來 CONTACT 1997
- 記憶裂痕 paycheck 2004
- 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 2002
- 似曾相識 Somewhere in Time 1980
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
認識HOME EARTH---Home is a non-profit film.
性別認同
民視異言堂-蕾絲裙下的秘密-紀香
我個人很佩服紀香談話的人道高度與胸襟。"我打破你們的想法,或是我開闊你們的視野、眼光
有多少人一輩子只活在小小的框框裡。我一種對自己的認同吧,你們多少人能認同自己?"
我們人生中許多問題都來自於認同的缺乏或偏頗,以至於我們跌跌撞撞苦一生。
三個圓:自我的認同、家人的認同、社會的認同
性別認同(性傾向)是社會性的,不是生物性的,驅力、阻力、壓力都來自於社會
姑且稱為 相伴一生的需求吧,
有人要同性、有人要異性、有人都可以,... 其實我覺得最神奇的乃在於: 原本是陌生人,因為相愛,而變成相依相守的家人
生物性別認同問題 請參看電影《XXY》
1. 憑喜愛、個性選擇吧,但也許沒得選擇呢?
2. 還好,我還以為你是同性戀咧!
3. 父母對自己小孩最不好的教育就是敎他討厭自己的身體(身分、族群的認同也一樣)
我個人很佩服紀香談話的人道高度與胸襟。"我打破你們的想法,或是我開闊你們的視野、眼光
有多少人一輩子只活在小小的框框裡。我一種對自己的認同吧,你們多少人能認同自己?"
我們人生中許多問題都來自於認同的缺乏或偏頗,以至於我們跌跌撞撞苦一生。
三個圓:自我的認同、家人的認同、社會的認同
性別認同(性傾向)是社會性的,不是生物性的,驅力、阻力、壓力都來自於社會
姑且稱為 相伴一生的需求吧,
有人要同性、有人要異性、有人都可以,... 其實我覺得最神奇的乃在於: 原本是陌生人,因為相愛,而變成相依相守的家人
生物性別認同問題 請參看電影《XXY》
1. 憑喜愛、個性選擇吧,但也許沒得選擇呢?
2. 還好,我還以為你是同性戀咧!
3. 父母對自己小孩最不好的教育就是敎他討厭自己的身體(身分、族群的認同也一樣)
化妝品的故事
致癌、神經毒素和環境賀爾蒙影響的生殖毒素
無所不在的健康殺手! 面對環境荷爾蒙 正確使用塑膠品?
為何要計較成分要多少濃度才會影響(有毒)?
為何不把有毒的直接排除?
為何要制定 獨物進到我們的飲食中的法律?
誰 賣這些有毒的日常用品 給我們? 誰替我們把關? 給餵給我們的小孩?
民視第三隻眼--假新聞
如何避開假作的新聞:1. 盡量別理會情緒性的內容 2. 別跟著 笑、哭、怒罵
新聞應該關注於事件發展,何非事件之結果
公共電視我們的島─ 一個市集一個未來
未來,我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?值得好好深思,那現在該如何動手做?
Uploaded by taiwanfighting on Jan 26, 2012
影片來源:storyofstuff.com
中文字幕:TaiwanFighting (Youtuber)
為何要計較成分要多少濃度才會影響(有毒)?
為何不把有毒的直接排除?
為何要制定 獨物進到我們的飲食中的法律?
誰 賣這些有毒的日常用品 給我們? 誰替我們把關? 給餵給我們的小孩?
如何避開假作的新聞:1. 盡量別理會情緒性的內容 2. 別跟著 笑、哭、怒罵
新聞應該關注於事件發展,何非事件之結果
未來,我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?值得好好深思,那現在該如何動手做?
Uploaded by taiwanfighting on Jan 26, 2012
影片來源:storyofstuff.com
中文字幕:TaiwanFighting (Youtuber)
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
相棒之鑑識 米澤 守 事件簿2009
1. 對號入座的心理 (內在自我對外投射,同理心、感同身受、體諒的根源;每個人始終最關心的只有自己) 一開始不知名的制服小姐:最眾多制服人員中的渺小一份子。存在感如何取得? 鑑識科工作人員總是需要制服,才能到事件中心去。 制服是 一種資格、一個通行證、一套防護甲與一身偽裝。也象徵了這個人的渺小、無足輕重,無法推動事件進行,除非這套制服上有勳章。而可以隨意穿著的人總是個人物,可以左右事件的發展,相關人物的動向、和最終的解說(解釋)。 米澤 守也是對號入座,以為當事人與自己有很強的關係,利用制服與偽裝做了超過個人職分的事 (檢查身上的記號、偷拔了頭髮做血型檢測驗)。卻積極去尋找想像中的關係人 知子,而且還當晚就到知子住處,手舉在空中,不敢敲門,怯場而不敢面對真相。(象徵著這樣的人的理智面),經過鑑識,確定不是前妻之後,卻表現的像累了(心理、身體),其實是生活失去了重心、失去了重要的價值核心。 而沒有資格、通行證、防護甲與偽裝 的相原 則更是被社會、組織阻擋,在最親近的人很遠很遠的外部,無法直接面對真相、處理事件;(代表了這樣的人的情緒面)因為 所謂的理性的社會,懼怕情緒失控的關係人進入破壞和諧與規律。 對號入座,基本上是我們 理解事務一個基本的態度,也因此,我們會更有同理心、更有生活趣味、也因此更能覺得生活有意義。 2. (普通)年輕男子奮鬥的危機:1. 職場需要肯定,須證明自己在社會中是一個腳色,所以做各種私人的犧牲、或巴結、2. 忽略了家庭生活,變成了家庭的提款機、搖錢樹,沒有人(家人也一樣)真正在乎。甚至妻子教小孩別打擾爸爸,...,小孩根本不認識父親。年輕男子的奮鬥,忽略家庭,汲汲想要證明自己的才能、自己的存在、自己的愛,卻反而失去一切。 3. 中年男子的危機: 1. 缺錢、 2. 缺女人、3. 才能被忽視 (身心都在走下坡) 中年男子的危機: 女人、金錢與成就 4. 高橋早苗的重要:資訊傳達。利用自己所知的"訊息",提高自己的價值感,第一次會談,主動提供看似重要的訊息:說自己跟知子很熟。 第二次, 為了怕失去重要性,自命是八卦女王,青防協裡面大小事都很清楚明白。提供了戳破 天野課長謊言的證詞。 而天野課長,為了拉下不良的上司, 又要保持自己忠貞形象(日本文化),很有心地順勢(警方的自殺備案)提供了不利於理事長的性騷擾證詞,希望兩人可以用性騷擾逼死員工的事件,推翻理事長。 這反而讓理事長放心,又向外施壓。第二次,則偷了已經上繳給理事長的知子的物品,讓兩人轉向 貪污案 偵辦。 事實上貪污事件爆發的話,天野也有責任!後來理事長又把存摺偷回去,再施壓(日本高層是容許有至少上對下的壓力運作的),導致兩人被停職查辦! 5. 男人溝通的方式:保持生命安全距離、談話(心事)時,不會面對面、眼對眼;化解衝突、誤會的方式是 一起去做另一件事(~"~) 6. 職場倫理、忠誠度的固守:低階員工觀點;高階員工觀點; 性騷擾不是大罪,是否賭上自身的前途? 7. 在同單位裡,非直屬長官之差遣、調動,超過直屬職等;不同單位,施壓,利用舊部屬施壓。 上司對屬下是否不能施壓? 8. 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肯定:存在感、價值感 9. 自殺、性騷擾不成立,卻發現理事長辦公室竊聽器之後,為何米澤 後來決定自己要跨越高山? 他原本在恐懼甚麼? 看了 兩個警官的女人,談過話之後? 甚麼契機? 而 相原,又何時接到 高橋 的訊息?說整理知子辦公桌有東西給天野課長? 理事長對米澤守以退為進的質問,放鬆了心防幾乎承認了有性騷擾的癖好。 10. 查出真相的動機、過程,三次猜測(編的故事,符合了物證、事證)都不對,仍然繼續; 11. 不同性格、氣質,仍可合作 12. 每次新事證 (證物或證詞)出現都必須重新更改故事、解釋與說明;而且到了最終快到目的時,還要很大膽地 最後一賭(可是還是 猜錯了)。所勇於依照証據去猜測、編織故事非常重要。 13. 急急切切 到真相的核心去,卻往往被圍繞在真相近處強烈炫光的假象所反彈,而只在真相周圍尋找真相的痕跡、拼湊再滿意的故事,也永遠無法認識真相。 14. 這部影片,大概有2個破綻。(找到的同學,可以來加學期分數,1個5分) 所以請儘早 1. 探索、認識自我、自己 2.接受自己、肯定自己 3. 培養、開拓、發展自己 4. 投身、貢獻對人有益的事業、工作
不能戳的秘密1
媒體從業人員之所以值得被人敬重,乃是因為他們,在相當程度上,勇於對抗體制、框架、習慣,
落實於日常就是他敢用言語說出我們其他人不敢說、無法說的事情。
媒體企業對抗國家體制、小記者可以不受上司指揮,盡量發揮,這才是我們大眾給予所謂知的權利,讓他出入任何管制空間。 如果,他不能做到這些,那他跟一般企業也就一樣,沒有值得尊敬的地方,那他們的記者證是否就該收回˙
1. 指出 禽流感(AI)類別,依感染性分低感染與高感染
2. AI 之本土化 (2004~),時間點
3. 行政官署之欺瞞(或稱怠惰)
專業(權威)人士: 台大人畜通流行病 學 蔡向榮教授 VS 屏科大 林同德教授
1. 指出 禽流感(AI)類別,依感染性分低感染與高感染
2. AI 之本土化 (2004~),時間點
3. 行政官署之欺瞞(或稱怠惰)
專業(權威)人士: 台大人畜通流行病 學 蔡向榮教授 VS 屏科大 林同德教授
訂閱:
文章 (Atom)